文╱蓮薇
「盧勝彥佈施基金會」是在師尊蓮生活佛的指引下,秉持佛教慈悲喜捨的菩提心而創設的。師尊本身把錢放在裡面,祂也希望大家發心支持,以期將來基金會在照顧眾生的健康、教育和救急救難上,能作廣大的佈施。師尊甚而希望,有一天基金會能像國際紅十字會那樣,成為世界性的慈善組織。
紅十字會是一個遍布全球的人道救援組織。它的緣起是因為一位瑞士銀行家亨利‧杜南先生,在一八五九年他三十一歲的時候,在義大利的倫巴底,途經蘇法利諾,正好遇上法國和薩丁尼亞的聯軍在對奧地利作戰,雙方傷亡慘重。他親眼看到無數哀嚎呻吟的傷兵,因為沒人給予基本的醫療救助而傷勢轉重致死,震憾之餘,他自組一支平民隊伍,在將近四萬具的屍體中搶救瀕臨死亡的傷患,並且自己出錢買了許多必要的物資。
杜南在回到日內瓦後,對蘇法利諾之役中所目睹的傷亡慘狀久久不能忘懷,冥冥之中似乎有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,驅使他提起筆來寫了一本《蘇法利諾的回憶》。書中呼籲設立一個民間中立的救援組織,協助戰場上傷兵的救助工作。這本書在歐洲引起了很大的回響。一八六三年初,日內瓦公共福利會研究了杜南的建議,決定成立了一個包括杜南在內的五人委員會,會中設立了「救援傷兵國際委員會」,其後改名為「紅十字國際委員會」,這就是國際紅十字會的起源。
一八六四年後,杜南都在忙著紅十字會及其他人道救護事業,還推廣創設類似世界圖書館的機構,因為沒空管理自己的企業,他於一八六七年宣告破產。由於他的破產牽連到太多的人,從此,他在日內瓦已經沒有任何朋友。孤寂感傷之餘,他只得選擇默默的遠離人群,他彷彿突然間在世上消失,但事實上也沒有什麼人在乎他的生死存亡。
一八九○年,在瑞士的一個名叫海登的小鎮上,杜南被當地的一位教師發現他還活著,才喚起大眾對他的一丁點注意,但隨即又變得根本沒有什麼人真正來問聞過他。一八九五年,杜南在海登所住的安養院內被一位記者看到,他這才又一次的被人憶起。世人對他的褒獎紛紛而至,包括提名他為諾貝爾和平獎的候選人。一九○一年,杜南因為他在人類道義上的至大奉獻,而成為第一屆諾貝爾和平獎的得獎人。
雖然晚年的杜南貧病交加,一直住在安養院,但他始終也沒動用過任何諾貝爾獎金在他自己身上。他把部分的獎金送給了悉心照顧他的安養院,另有一部分的獎金,他買床佈施給海登鎮上最貧窮的病患,他讓他們在病苦之時,至少能有一張可以安穩躺下來休息的床舖。其他絕大部分的獎金,他捐給了挪威和瑞士的慈善機構。
一九一○年的十月,杜南因病去世,死後沒有葬禮,也沒有任何人為他送葬,人們依著他的遺願,將他的骨灰埋在蘇黎世。他的墓碑上沒有墓誌銘,有的祇是一幅大理石的浮彫:一個救護者跪在一個垂死之人的旁邊,很虔誠地為垂死者餵著生命的甘露。一九四八年,也就是杜南逝世後的三十八年,國際紅十字協會理事會,決定把五月八日(亨利‧杜南生日的那天)訂定為「世界紅十字日」。
目前,全世界已有將近兩百個國家都有紅十字會的組織,雖然,杜南先生離世已有九十九年了,但是他的博愛奉獻精神長留人間,這麼多年以來,有千千萬萬的人效法著他,付出無私的愛心服務眾生,默默的為創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。
「盧勝彥佈施基金會」才成立不久,一時在運作上也許還看不到有很大的成績,但我總是堅信:「願即是能」,我在想,祇要我們能把每一個人小小的愛心善意匯集起來,基金會將來一定也能夠成就人間大愛。
「盧勝彥佈施基金會」網址:www.sylfoundation.org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