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們每一位行者要學到這一點真的是不容易,因為我們常常會有妄想的。例如我們出門走路,看到了一個小姐長得非常的標緻,非常的美,無可挑剔,這個時候你就會多看她幾眼。看到漂亮的東西多看幾眼嘛!這有什麼關係對不對。但是你心裡不能打妄想。這個就是「念念不愚」。
譬如我們在公共場所看到一個人家掉的皮包,那個皮包鼓鼓的,裡面一定有credit card,有money。你念念不愚的話,看到是人家遺失的東西,你可以把它拿起來交到附近的派出所!或者警察局,或者那裡的警衛、管理人員,這個是你念念不愚啊!如果你一貪心把它拿起來藏在自己的身上,離開現場,然後回去就開始翻一翻,等一下警察破門而入。為什麼?因為現在都有閉路電視,看到就是你拿的!你念念當中不愚,你就不會去犯法了。所以任何一個地點,任何一個時間,你要念念不愚,就是修行。
有一個看到漂亮小姐的笑話。有一對夫妻在路上走,先生看到漂亮小姐他就拼命看。他老婆在旁邊就講:「唉!我看你看小姐看成這樣子,我心裡就很難過。」先生就回答:「我看了這樣子的小姐,再看看你,我心裡也難過。」兩個人同樣的心裡都難過。這是一個笑話啦!剛剛蓮枚法師講,她剛剛有拿三張照片。你不用拿給我看。我告訴你喔!蓮枚法師她沒有得到血癌的時候,還沒有出家的時候,還沒有理光頭的時候,在座的諸位沒有一個比她漂亮。請蓮枚法師站起來。你看現在的她。好!請坐。
她沒有得到CANCER,沒有化療以前,她是非常漂亮的,保證叫你多看幾眼。但是有智慧的人,看到這樣美的,他會多看幾眼。但是你現在看她,你會少看幾眼。為什麼那個時候會多看幾眼,現在會少看她幾眼呢?有智慧的人要這樣子想,當她身體健康、年輕,正是青春年華的時候,她真的是秀色可餐。但是有智慧的人看到會想,她到了老的時候,她會變成怎麼樣?蓮枚法師幾歲啊?五十二歲。五十二歲也不算老。你如果沒有CANCER沒有化療,你五十二歲還是很漂亮的。
美麗不是永遠的,所以有了外表的美麗,還要有內心的美麗。你內心的美麗會表現在你的臉上,就變成你非常的慈祥,和藹可親,很多人喜歡親近你。你就是再老,還是很多人認為「這個老人家年輕的時候一定是非常美的」,因為她神情所流露出來的就是一臉的慈祥,一臉的端莊,還是有她的吸引力。有智慧的人可以,由表面一直看到她的內心,看到她的未來,所以一切時中,一切地點,都不會被迷惑。
人是會變化的,人是會變的。我的同學會寄給我一個我以前畢業照的光碟,蓮寧上師就給它放在網路上,讓我看我畢業時候的相片。所有的人都認不出來。那天看到的人舉手。不一樣嘛!是不是不同,完全不同,而且認不出來。所以人會變化的。外表的美絕對不是永遠的,會變化的。所以,有智慧的人要看他的內在,不是看他的外表。
像蓮枚法師所講的一個荷蘭小孩子的故事,我讀書的時候也讀過那個小孩子的故事,流傳很廣,幾乎小學的時候就讀過了,那個就是表現一個童子的那一種慈悲的心。他看得很遠,他用自己的手去塞住從裂縫裡面出來的海水。我們學佛的人不能輸給那樣子的小孩,因為我們應該更有智慧,更有慈悲心。所以蓮枚法師她將來要做一個菩薩,她也會很美,(眾鼓掌)我現在多看她幾眼。
蓮旺上師談到山羊有感情的,羊也是有感情的,人不能夠無情。所以當自己的妻子生日的時候,要送給她一點禮物。這裡又有一個笑話,有一個老婆對她的老公說:「今天是我的生日,你送我什麼東西?」老公就講:「我送你義大利的。」哇!義大利的,那是從海外歐洲來的,一定是名牌的,義大利的東西,衣服啊!皮包啊!不得了!非常感謝老公在生日的時候送我義大利的。她老公就講:「義大利的通心粉。」
師母陽曆的生日剛剛過,她過四月二十號。因為在美國出生的都過陽曆的,那我們在台灣出生的都過農曆的,師母是四月二十號生日。那一天佛青、佛奇都買東西給她,還有son-in-law ANDY and daughter-in-law Sunny都買東西送給她。只有我沒有買。師母說已經習慣了,因為結婚三十六年,師尊從來沒有買過一樣東西送師母,我連義大利的通心粉都沒有買。但是呢,師尊送給她最好的東西,就是聽聞我說的佛法。(眾鼓掌)
人跟人之間都是有感情的,我都把佛法一樣一樣的送給她。但是有一樣東西不能送的,就是「明心見性」是不可以送的。她要自己去體會,自己去悟,才是自己的。如果我跟你講明心是什麼,見性如何見性,那是我的。因為我明心,我體悟到很深刻,而且不能移動,那是我的明心,我的見性。我看到自己的佛性,見證自己的佛性,我跟你講,你還是看不到。我講我的明心給你聽,你雖然有所領悟,但是你不一定全盤能夠接受,必須要自己去悟。所以,我不能把「明心見性」告訴師母。
但師母也講:「我才不稀罕。」她就所謂這句話不是笑話,她的這一句話是有涵意的:「我不稀罕你告訴我,我要自己去參自己去悟。」(眾鼓掌)我這個人一生沒有禮物送人,但是我送給師母的就是佛法。我的習慣是這樣子的,師尊雖然出了家,也不說就不看女生,沒有,還是看,但是我看她的內心。這就是不愚,不愚蠢,要看她的內心,不是看人的外表。不管是男的、女的都一樣,我們看他的內心最重要,不是看外表,這個有智慧的人就能夠明白,就能夠通達。
我現在每天都畫畫,有的時候畫的很多彩,有的時候畫的只是幾筆。昨天我就只有畫黑白的。看了師尊昨天畫的舉手?總是那幾個。我昨天畫的就是黑白的。為什麼畫黑白的?因為要問事了,時間不夠,來不及著色就畫了。
畫有很多種。有一個畫家他做畫展,他的畫是什麼東西都沒有,標題就是「牛吃草」。有人就問畫家:「你標題是人吃草,那草呢?」他說:「草被牛吃光了,所以沒有草。」「那牛呢?牛吃完就走了。」所以他的畫只是一個空白,現在的畫家真的很厲害。
我看過一個畫展,一張畫塗得都是黑,一片黑,看不到什麼,能夠象徵什麼。他的標題是「黑色的布」。這也是一幅畫。那畫家簽了名,還是有人買。因為那個畫家非常有名,買的人就希望有他的簽名而已。一個畫家成名了以後,他簽什麼東西,一簽就是無價的,黑色的布也有人買。這就是看內在。
我們這裡也有布行,你到SEATTLE的布行,剪一塊布,很便宜的,你買一塊黑色的布,但是那個畫家簽了名,這一塊布就不是平常的布。我們學佛的人是這樣子喔!我們有佛法,你就不是普通的人。你明心見性,你已經智慧非常的超越,所以我們稱為「上人」。「上人」是什麼意思?「上人」就是說在人當中的更上面一層的人,叫上人。
佛陀的覺悟叫做「無上正等正覺」,沒有比這個再上的覺悟了,根本沒有。所以才叫做無上正等正覺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所證悟到的無上正等正覺。今天你能夠明心就是無上正等正覺。有了無上正等正覺,你按照無上正等正覺去行,就是六祖所講的「般若行」。
雖然師尊跟大家都是一樣的,師尊也不一定長得比你們高,也不一定比你們瀟灑,也不一定比你們更有智慧,有時候你們的智慧都比師尊好。但是為什麼師尊可以講「無上正等正覺」呢?因為師尊有「無上正等正覺」。(眾鼓掌)這個人本身的內涵就高深莫測,這個是般若而不是智慧,這個叫般若行。真正的大智慧,就是如來的智慧了。
這裡所指的智慧不是一般的智慧,你如果擁有這個,表示你在人當中是無上的,你是證悟的,你是人上之人,「上人」。你們有佛法就很高尚了,你再能夠明心見性的話那就是無上,沒有比這個再更上面的了,這個才是叫做內涵啊!所以,華嚴世界大般若光明海能夠下降,是因為你得到無上正等正覺,祂才能夠下降。(眾鼓掌)
蓮旺上師講「感恩」,山羊有感情。人要飲水思源,我們中國以前很多人在自己的祠堂裡面,都寫著「天地君親師」這五個字,這表示一種感恩。我們講一般人的感恩,他要感恩天,感恩地。感恩「國家」的保護,感恩君,君就是等於當時古代的皇帝。感恩「親」,長輩,父母都要感恩,沒有父母長輩哪裡有你?飲水要思源,這個要孝順,感恩「師」,沒有師長你哪裡來的智慧,哪裡來的般若?這個要感恩。不懂得感恩的,真的是比動物還不如,比那隻山羊還不如啊!
師尊每一次說法要頭頂自己的上師,每一次祂開始說法一定要敬禮自己的師長。我第一次見到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,我就跟祂講:「將來我說法,我的頭上就頂著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。」大寶法王聽了很高興,祂就給我五佛巖頂灌。我沒有失去諾言啊!我現在每一次說法,我一定敬禮了鳴和尚、薩迦證空上師、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、吐登達爾吉上師!他們是我的頂飾,我的頭頂上的飾。一定要把師父頂在頭頂上。(眾鼓掌)
不管他教你什麼,對我們有益的,我們接受了,就是師父,就要頂飾自己的根本上師。這是基本的做人道理,你做人做不到還做什麼佛。人都不成,佛哪裡成?要孝順父母,沒有父母哪裡有你?孝順師長,沒有師長哪裡有你今天的這個「混小子」?我們以前軍人講的,教訓底下的那些人,你這個放屁小子。
所以成佛要懂得人倫道理,飲水思源,真的是要懂得感恩,時時把自己的師父頂在頭上,那個就是「人成」,你有資格當一個人。否則連山羊豬狗都不如。所以我們感恩天,感恩地,感恩這個國家,感恩自己的親人,感恩自己的師父,感恩自己修道的道伴,甚至感恩所有的眾生。真的,都是對我們有恩的。
有時候談到逆緣的問題,不好的緣來了,覺得非常的不順,這時候你要更加的精進。不好的人來了,接近你了,他欺負你了,你還是要感恩他。為什麼?因為他讓你修忍辱波羅蜜。他罵你了,你要忍住,就是在修忍辱波羅蜜。因為你懂佛法,他不懂啊!你被欺負了,還要感謝他,因為他讓你修了忍辱波羅蜜。這個都是要感恩的。
所以我講過,我活一天,修行一天;活一天,感恩一天;活一天,要快樂一天。你不能憂愁,憂愁會得憂鬱症。今天荷蘭來的有幾個同門好像有憂鬱症,他跟我講他有憂鬱症。我說:「不可以啊!你要快樂,要Happy everyday。」I ’ m a happy monk.(眾鼓掌)就是要快樂啊!你那麼苦幹什麼,對不對,誰欠你的錢啊?
雖然是說有人欺負你,或者是你感覺到環境有壓力,就是要你精進去突破,「精進波羅蜜」;有人欺負你,「忍辱波羅蜜」。統統要發揮佛法的精神出來,要把一切的痛苦變成快樂。這個「人成」就「佛成」,你做人一切的行為你能夠合乎有智慧的,就是念念不愚,六祖說,這個就是「般若行」,嗡嘛呢唄咪吽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